菜品:
四川神仙鴨子
工藝:
砂鍋
口味:
顏色紅潤,鹹鮮醇濃,肥嫩香。
類別:
四川菜 老人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
主料:
鴨 2000克
輔料:
香菇(干) 50克 玉蘭片 50克 火腿 100克
調料:
醬油25克 姜25克 大蔥2克 味精2克 香油25克 黃酒50克 豬油(煉製)50克 鹽10克 菜籽油150克 冰糖10克 糖色5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將淨填鴨從背尾部橫開一刀,去內臟,割去肛門,鴨翅盤在鴨背上,放入沸水鍋中煮淨血水,撈出斬去腳、嘴殼,晾乾水氣;2. 用黃酒20克遍抹鴨身,再放入七成熱的菜油鍋中炸成淺黃色撈起,用沸水漂去油脂;3. 火腿、冬筍均切6 厘米長、3 厘米寬、0.3 厘米厚的片;4. 水髮香菇去根腳,也片成約0.3厘米的片;5. 姜拍松,蔥挽結;6. 用大蒸碗一個,鋪上乾淨紗布一張,先將火腿片按刀口擺成一行,再將玉蘭片、香菇分別擺在火腿的兩邊;7. 然後將鴨放入,鴨脯朝下,緊貼火腿,即將紗布對角抄攏成包打結,提入罐內;8. 將冰糖、糖色、鹽、醬油、姜、蔥、黃酒、清湯放入罐內,先用旺火燒沸20分鐘;9. 再移至小火燒至骨松肉時,提起紗布包,解開布結,將鴨翻入大圓盤內,揭去紗布;10. 另將罐內湯汁倒入炒鍋內收濃,加味精、芝麻油和勻起鍋,淋於鴨上上席。
工藝提示
1. 罐內先墊好雞骨、鴨骨,然後再放入主料,不但增味,且避免粑鍋;
2. 罐內滋汁入炒鍋收濃,可以微搭清芡。
2. 罐內滋汁入炒鍋收濃,可以微搭清芡。
歷史文化
1. 「神仙鴨子」是四川傳統名菜,流傳省內外。其菜名之由來,傳說有二:一曰,此菜經炸。燒成菜,味醇香,肉軟,特別適合老人食用,蜀人尊老有「老神仙」之稱,故名,『神仙鴨子」;二日,從前烹製上菜,專用盛具盛裝鴨子,然後加湯和調料,上籠蒸熟取出獻席,這件盛具名叫「神仙」,故以盛具而名。
2. 此菜系用嫩肥鴨經醃、炸後,與火腿、香姑等一起入鍋慢燒而成,成品形態大方,配以荷葉餅食之,風味更佳。
2. 此菜系用嫩肥鴨經醃、炸後,與火腿、香姑等一起入鍋慢燒而成,成品形態大方,配以荷葉餅食之,風味更佳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鴨:鴨肉忌與兔肉、楊梅、核桃、鱉、木耳、胡桃、大蒜、蕎麥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「神仙鴨子」是四川傳統名菜,流傳省內外。其菜名之由來,傳說有二:一曰,此菜經炸。燒成菜,味醇香,肉軟,特別適合老人食用,蜀人尊老有「老神仙」之稱,故名,『神仙鴨子」;二日,從前烹製上菜,專用盛具盛裝鴨子,然後加湯和調料,上籠蒸熟取出獻席,這件盛具名叫「神仙」,故以盛具而名。
2. 此菜系用嫩肥鴨經醃、炸後,與火腿、香姑等一起入鍋慢燒而成,成品形態大方,配以荷葉餅食之,風味更佳。
歷史文化 1. 「神仙鴨子」是四川傳統名菜,流傳省內外。其菜名之由來,傳說有二:一曰,此菜經炸。燒成菜,味醇香,肉軟,特別適合老人食用,蜀人尊老有「老神仙」之稱,故名,『神仙鴨子」;二日,從前烹製上菜,專用盛具盛裝鴨子,然後加湯和調料,上籠蒸熟取出獻席,這件盛具名叫「神仙」,故以盛具而名。
2. 此菜系用嫩肥鴨經醃、炸後,與火腿、香姑等一起入鍋慢燒而成,成品形態大方,配以荷葉餅食之,風味更佳。
食譜營養
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