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火夾槽青魚
工藝:
清蒸
口味:
糟香濃郁
類別:
山東菜 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特色菜
主料:
青魚 500克
輔料:
火腿 25克 香菇(干) 10克 冬筍 25克
調料:
鹽6克 大蔥15克 豬油(煉製)50克 香糟15克 料酒6克 姜9克 味精3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將青魚宰殺治淨,片取淨肉2塊約500克,洗淨,用精鹽擦勻,醃約1 小時;2. 香糟用清水、料酒調和後拌在魚腹上,醃約3 小時後取出,放清水中洗淨;3. 在魚肉一面用刀順魚長邊等距離斜片6 條縫,深約2/3;4. 熟火腿、水髮香菇、冬筍均切成長約6.5 厘米,寬2.5 厘米,厚約0.3 厘米的片;5. 依次將配料火腿、香菇、冬筍夾在6 條刀縫之中;6. 盆內用熟豬油抹勻後,將魚段放入,加精鹽、味精、蔥姜,上屜蒸約10 分鐘取出,除去蔥姜即成。
工藝提示
蒸的時間不宜過長,嫩熟為好,保持肉質鮮嫩。
歷史文化
1. 青魚,因其腹、脊背、鱗都是青色,故名。盛產於山東的石島、榮成、威海沿海。以此為餚,在煙台有悠久的歷史。《記海錯》中有「青魚,鹽藏蒸啖味亦肥美,或小醃曝干灸啖。頗佳。」的記載。清初詩人宋婉也曾在一首《青魚》中寫道:「魚長不盈尺,青脊赤鰓,立春後有之。肉香而松,隨筋而脫,骨磔磔如蝟毛,軟不刺口。雌者腹中有子,闊竟體,嚼之有聲。雄者白最佳。初入市,價頗昂,既而傾筐不滿十錢,海上人用以代飯,謂之魚粥」;
2. 火夾糟青魚,採用蒸法製作。因調料中加有香糟,故成菜後糟香濃郁,是煙台地區傳統風味。
2. 火夾糟青魚,採用蒸法製作。因調料中加有香糟,故成菜後糟香濃郁,是煙台地區傳統風味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青魚:青魚忌與李子同食;青魚忌用牛、羊油煎炸;不可與荊芥、白朮、蒼朮同食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青魚,因其腹、脊背、鱗都是青色,故名。盛產於山東的石島、榮成、威海沿海。以此為餚,在煙台有悠久的歷史。《記海錯》中有「青魚,鹽藏蒸啖味亦肥美,或小醃曝干灸啖。頗佳。」的記載。清初詩人宋婉也曾在一首《青魚》中寫道:「魚長不盈尺,青脊赤鰓,立春後有之。肉香而松,隨筋而脫,骨磔磔如蝟毛,軟不刺口。雌者腹中有子,闊竟體,嚼之有聲。雄者白最佳。初入市,價頗昂,既而傾筐不滿十錢,海上人用以代飯,謂之魚粥」;
2. 火夾糟青魚,採用蒸法製作。因調料中加有香糟,故成菜後糟香濃郁,是煙台地區傳統風味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青魚,因其腹、脊背、鱗都是青色,故名。盛產於山東的石島、榮成、威海沿海。以此為餚,在煙台有悠久的歷史。《記海錯》中有「青魚,鹽藏蒸啖味亦肥美,或小醃曝干灸啖。頗佳。」的記載。清初詩人宋婉也曾在一首《青魚》中寫道:「魚長不盈尺,青脊赤鰓,立春後有之。肉香而松,隨筋而脫,骨磔磔如蝟毛,軟不刺口。雌者腹中有子,闊竟體,嚼之有聲。雄者白最佳。初入市,價頗昂,既而傾筐不滿十錢,海上人用以代飯,謂之魚粥」;
2. 火夾糟青魚,採用蒸法製作。因調料中加有香糟,故成菜後糟香濃郁,是煙台地區傳統風味。
食譜營養
青魚:青魚肉厚且嫩,味鮮美,除富含豐富蛋白質、脂肪,還含豐富的硒、碘等微量元素,故有抗衰老、抗癌作用;青魚肉性平、味甘;具有補氣,健脾,養胃,化濕,祛風,利水之功效,可防妊娠水腫。
火腿:火腿色澤鮮艷,紅白分明,瘦肉香鹹帶甜,肥肉香而不膩,美味可口,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,具有養胃生津、益腎壯陽、固骨髓、健足力、愈創口等作用。
香菇(干)
火腿:火腿色澤鮮艷,紅白分明,瘦肉香鹹帶甜,肥肉香而不膩,美味可口,各種營養成分易被人體所吸收,具有養胃生津、益腎壯陽、固骨髓、健足力、愈創口等作用。
香菇(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