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清湯東坡肉
工藝:
清蒸
口味:
湯鮮肉美,食而不膩,營養豐富。
類別:
河南菜 低溫環境作業人群食譜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
主料:
豬肋條肉(五花肉) 1000克
輔料:
冬筍 200克
調料:
味精3克 鹽4克 白砂糖10克 醬油50克 黃酒10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豬五花肉洗淨,在湯鍋內旺火斷生,撈出,用平板壓住,晾一下;2. 揭去板,將肉皮片去1/2,切成約8 厘米長、0.5 厘米厚的大片;3. 冬筍削皮,洗淨,破成兩半,一邊剞花刀,順長切成約0.3 厘米厚的片;4. 豬肉片皮向下,按一片肉一片冬筍的方式擺在碗裡,兩邊鑲齊;5. 醬油、黃酒、精鹽、白糖、味精、清湯500毫升兌成汁,均勻地澆入碗中,使每片肉和冬筍都沾上調料;6. 再將汁潷回另一個碗內,把剩餘的肉片放入拌勻;7. 然後裝碗墊底,上籠蒸爛取出,扣在湯碗內;8. 炒鍋放旺火上,加入剩餘的調料汁,湯沸撇沫,盛入湯碗中即成。
工藝提示
旺火氣足,蒸2 小時左右,以豬肉酥爛為度,偏生硬則膩,失去「清湯東坡肉」風味特色。
歷史文化
1. 「清湯東坡肉」相傳為宋代文豪蘇東坡所首倡,故名。北宋初年東京(今開封)不尚食用鮮筍。但是蜀人蘇東坡卻深知竹筍之妙,將竹筍奉為「素中仙」。宋仁宗時,蘇東坡曾命筆賦詩;「無竹(筍)令人肥,無肉食人瘦,不肥又不瘦,竹筍加豬肉。」一經他的提倡,這種「筍加肉」的製作方法不脛而走,成為當時士大夫階級爭相食用的名餚,故以「東坡肉」命名。
2. 此菜湯鮮肉美,食而不膩,營養豐富,老幼咸宜,流傳至今,成為河南名菜。
2. 此菜湯鮮肉美,食而不膩,營養豐富,老幼咸宜,流傳至今,成為河南名菜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豬肋條肉(五花肉):豬肉不宜與烏梅、甘草、鯽魚、蝦、鴿肉、田螺、杏仁、驢肉、羊肝、香菜、甲魚、菱角、蕎麥、鵪鶉肉、牛肉同食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「清湯東坡肉」相傳為宋代文豪蘇東坡所首倡,故名。北宋初年東京(今開封)不尚食用鮮筍。但是蜀人蘇東坡卻深知竹筍之妙,將竹筍奉為「素中仙」。宋仁宗時,蘇東坡曾命筆賦詩;「無竹(筍)令人肥,無肉食人瘦,不肥又不瘦,竹筍加豬肉。」一經他的提倡,這種「筍加肉」的製作方法不脛而走,成為當時士大夫階級爭相食用的名餚,故以「東坡肉」命名。
2. 此菜湯鮮肉美,食而不膩,營養豐富,老幼咸宜,流傳至今,成為河南名菜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「清湯東坡肉」相傳為宋代文豪蘇東坡所首倡,故名。北宋初年東京(今開封)不尚食用鮮筍。但是蜀人蘇東坡卻深知竹筍之妙,將竹筍奉為「素中仙」。宋仁宗時,蘇東坡曾命筆賦詩;「無竹(筍)令人肥,無肉食人瘦,不肥又不瘦,竹筍加豬肉。」一經他的提倡,這種「筍加肉」的製作方法不脛而走,成為當時士大夫階級爭相食用的名餚,故以「東坡肉」命名。
2. 此菜湯鮮肉美,食而不膩,營養豐富,老幼咸宜,流傳至今,成為河南名菜。
食譜營養
豬肋條肉(五花肉):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,並提供血紅素(有機鐵)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;具有補腎養血,滋陰潤燥的功效;但由於豬肉中膽固醇含量偏高,故肥胖人群及血脂較高者不宜多食。
冬筍: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,質嫩味鮮、清脆爽口,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、維生素,以及鈣、磷、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。能促進腸道蠕動,既有助於消化,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。冬筍是一種高蛋白、低澱粉食品,對肥胖症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。它所含的多糖物質,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。但是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,兒童、患尿道結石、腎炎的人不宜多食。
冬筍:冬筍是一種富有營養價值並具有醫藥功能的美味食品,質嫩味鮮、清脆爽口,含有蛋白質和多種氨基酸、維生素,以及鈣、磷、鐵等微量元素以及豐富的纖維素。能促進腸道蠕動,既有助於消化,有能預防便秘和結腸癌的發生。冬筍是一種高蛋白、低澱粉食品,對肥胖症、冠心病、高血壓、糖尿病和動脈硬化等患者有一定的食療作用。它所含的多糖物質,還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。但是冬筍含有較多草酸鈣,兒童、患尿道結石、腎炎的人不宜多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