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雞火蹄筋
工藝:
燴
口味:
色澤晶瑩光亮,膠質蛋白營養豐富。
類別:
浙江菜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
主料:
豬蹄筋 300克 雞胸脯肉 150克
輔料:
火腿 50克 澱粉(蠶豆) 13克
調料:
小蔥25克 白砂糖15克 胡椒粉2克 黃酒25克 鹽2克 味精3克 豬油(煉製)30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水發豬蹄筋對半切斷,每段對切開,放在沸水鍋中汆一下,撈起瀝干水分;2. 雞脯肉洗淨,煮熟,備用;3. 熟火腿、熟雞脯肉均切成長3 厘米、寬1 厘米、厚0.3 厘米的片;4. 將火腿片、雞肉片放在碗內,加入白糖、黃酒15克、蔥白10克,上籠用旺火蒸20分鐘,取出揀去蔥白;5. 炒鍋置中火,下入熟豬油25克,燒至四成熱,投入蔥白15克略煸,烹入黃酒10克,加精鹽、清湯250毫升,燒製;6. 待燒沸後,揀去蔥白、將雞脯肉、火腿和蹄筋一同落鍋,燒煮片刻,加入味精、用濕澱粉勾薄芡,淋上熟豬油25 克,撒上花椒粉,裝盤即成。
工藝提示
水發蹄筋:蹄筋先用涼水泡一夜,泡透後放人大容器內用寬水煮,小火微開,待煮軟時即可放在溫水中,除去腐爛發黑部分,撕去附在上面的皮膜,再用溫水洗淨,放回原容器內,加蔥、姜、料酒,上火煮約1 小時,撈出在涼水中沖漂,以去腥膻味,存放時用涼水泡上。
歷史文化
「雞火蹄筋」以豬的後蹄筋為主料,配以潔白的雞脯、火紅的金華火腿,燴制而成,色澤晶瑩光亮,膠質蛋白營養豐富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雞胸脯肉:雞胸肉忌與野雞、甲魚、芥末、鯉魚、鯽魚、兔肉、李子、蝦子、芝麻、菊花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;
與芝麻、菊花同食易中毒;
與李子、兔肉同食,會導致腹瀉;
與芥末同食會上火。
澱粉(蠶豆):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。
歷史文化 「雞火蹄筋」以豬的後蹄筋為主料,配以潔白的雞脯、火紅的金華火腿,燴制而成,色澤晶瑩光亮,膠質蛋白營養豐富。
與芝麻、菊花同食易中毒;
與李子、兔肉同食,會導致腹瀉;
與芥末同食會上火。
澱粉(蠶豆):蠶豆不宜與田螺同食。
歷史文化 「雞火蹄筋」以豬的後蹄筋為主料,配以潔白的雞脯、火紅的金華火腿,燴制而成,色澤晶瑩光亮,膠質蛋白營養豐富。
食譜營養
豬蹄筋:豬蹄筋中含在豐富的膠原蛋白質,能增強細胞生理代謝,使皮膚更富有彈性和韌性,延緩皮膚的衰老;有強筋壯骨之功效,對腰膝酸軟、身體瘦弱者有很好的食療作用;有助於青少年生長發育和減緩中老年婦女骨質疏鬆的速度。
雞胸脯肉: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,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,有增強體力,強壯身體的作用,所含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,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。祖國醫學認為,雞胸肉有溫中益氣、補虛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脈、強筋骨的功效。對營養不良、畏寒怕冷、頭暈心悸、乏力疲勞、月經不調、產後乳少、貧血、中虛食少、消渴、水腫、小便數頻、遺精、耳聾耳鳴等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,老人,病人,體弱者更宜食用。
雞胸脯肉:雞胸肉蛋白質含量較高,且易被人體吸收入利用,有增強體力,強壯身體的作用,所含對人體生長發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類,是中國人膳食結構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來源之一。祖國醫學認為,雞胸肉有溫中益氣、補虛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脈、強筋骨的功效。對營養不良、畏寒怕冷、頭暈心悸、乏力疲勞、月經不調、產後乳少、貧血、中虛食少、消渴、水腫、小便數頻、遺精、耳聾耳鳴等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,老人,病人,體弱者更宜食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