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清蒸鰣魚
工藝:
清蒸
口味:
配料絢麗多彩,銀鱗光彩奪目,肥腴鮮嫩。
類別:
高血壓調理 高脂血症調理 冠心病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
主料:
鰣魚 500克
輔料:
火腿 20克 香菇(干) 10克 冬筍 25克
調料:
小蔥30克 姜30克 黃酒15克 白砂糖3克 鹽2克 醬黃瓜25克 味精2克 豬油(煉製)25克 醋15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鰣魚不去鱗,鱗面朝下放砧板上,每隔2 厘米直切1 刀,刀深為魚肉的一半;2. 熟火腿切4 薄片;3. 筍切成5 厘米長的薄片;4. 瓜、姜切薄片;5. 取大麵碗1只,將網油平鋪碗底,火腿放網油中間,周圍放香菇、筍和瓜、薑片,排列整齊,然後放入鰣魚;6. 再加水15毫升和黃酒、精鹽、白糖、豬油、蔥結、姜塊,上籠用旺火蒸約15 分鐘;7. 出籠揀出蔥、姜塊,潷取原湯,加味精和蔥段調準口味;8. 把鰣魚覆扣在大魚盤裡,去網油,澆入調好的原湯即成。上桌外帶薑末醋。
工藝提示
1. 鰣魚放入碗中,使魚鱗朝上;
2. 姜塊用刀拍松;
3. 大火氣足,蒸約15 分鐘,熟透即可,不能蒸的時間過長;
4. 需準備豬網油100克,作蒸魚時鋪墊碗底用。
2. 姜塊用刀拍松;
3. 大火氣足,蒸約15 分鐘,熟透即可,不能蒸的時間過長;
4. 需準備豬網油100克,作蒸魚時鋪墊碗底用。
歷史文化
1. 鰣魚為回游魚類,因每年定時由沿海上溯入江而得名。古稱,又稱三來、三黎、惜鱗魚。分佈於渤海、黃海、東海,南海沿海及長江、珠江、錢塘江、西江、鄱陽湖等水域,浙江富春江七里攏一帶為著名產地。一般重1-1.5 千克,最重可達3-3.5 千克,有很強的季節性,以4~6 月質量最佳,過時則次;
2. 鰣魚色白如銀,鱗下脂肪豐富,吮之油潤,肉中細刺如毛,故有「銀鱗細骨」之稱,是我國名貴魚類之一。有溫中補虛、清熱解毒之功能。「清蒸鰣魚」是1956 年浙江省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。夏令名菜。
2. 鰣魚色白如銀,鱗下脂肪豐富,吮之油潤,肉中細刺如毛,故有「銀鱗細骨」之稱,是我國名貴魚類之一。有溫中補虛、清熱解毒之功能。「清蒸鰣魚」是1956 年浙江省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。夏令名菜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鰣魚:吃魚前後忌喝茶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鰣魚為回游魚類,因每年定時由沿海上溯入江而得名。古稱,又稱三來、三黎、惜鱗魚。分佈於渤海、黃海、東海,南海沿海及長江、珠江、錢塘江、西江、鄱陽湖等水域,浙江富春江七里攏一帶為著名產地。一般重1-1.5 千克,最重可達3-3.5 千克,有很強的季節性,以4~6 月質量最佳,過時則次;
2. 鰣魚色白如銀,鱗下脂肪豐富,吮之油潤,肉中細刺如毛,故有「銀鱗細骨」之稱,是我國名貴魚類之一。有溫中補虛、清熱解毒之功能。「清蒸鰣魚」是1956 年浙江省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。夏令名菜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鰣魚為回游魚類,因每年定時由沿海上溯入江而得名。古稱,又稱三來、三黎、惜鱗魚。分佈於渤海、黃海、東海,南海沿海及長江、珠江、錢塘江、西江、鄱陽湖等水域,浙江富春江七里攏一帶為著名產地。一般重1-1.5 千克,最重可達3-3.5 千克,有很強的季節性,以4~6 月質量最佳,過時則次;
2. 鰣魚色白如銀,鱗下脂肪豐富,吮之油潤,肉中細刺如毛,故有「銀鱗細骨」之稱,是我國名貴魚類之一。有溫中補虛、清熱解毒之功能。「清蒸鰣魚」是1956 年浙江省認定的36 種杭州名菜之一。夏令名菜。
食譜營養
鰣魚:鰣魚味鮮肉細,營養價值極高,其含蛋白質、脂肪、核黃素、尼克酸及鈣、磷、鐵均十分豐富;鰣魚的脂肪含量很高,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,具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,對防止血管硬化、高血壓和冠心病等大有益處。鰣魚肉味甘、性平,有強壯滋補、溫中益氣、暖中補虛、開胃醒脾、清熱解毒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