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菜品:
白切雞
工藝:
煮
口味:
雞皮爽脆,肉軟嫩而清鮮;以姜泥、蔥絲佐食,滋味尤美。
類別:
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
主料:
童子雞 1250克
輔料:
調料:
姜50克 小蔥50克 鹽8克 花生油60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嫩子雞宰殺煺毛,去內臟,洗淨,備用;2. 姜去皮拍剁成泥;3. 蔥去根須,洗淨,取蔥白切成絲;4. 將姜、蔥、精鹽拌勻,分盛二小碟;5. 用中火燒熱炒鍋,下油燒至微沸後,取出50克,分別淋在二小碟中,剩下10 克盛起待用;6. 將宰淨的雞,放入微沸的沸水鍋浸沒,浸時用鐵鉤(夾)將雞每5 分鐘提出一次,倒出腔內水,以保持雞腔內外溫度一致;7. 約浸15 分鐘雞便熟,用鐵鉤勾起,迅速將雞放入冷開水中浸沒冷卻;8. 然後倒去冷開水,將雞晾乾表皮,在雞皮上塗上剩下的10 克熟花生油;9. 全雞切成小塊,盛入碟中即成。
工藝提示
1. 若將煮好的雞砌回雞型更佳;
2. 制白切雞的關鍵在以微沸水浸至僅熟,再用冷開水過冷而成。以雞的兩
腿骨微帶血色為上品。
2. 制白切雞的關鍵在以微沸水浸至僅熟,再用冷開水過冷而成。以雞的兩
腿骨微帶血色為上品。
歷史文化
此菜由來已久。白切雞又名「白斬雞」。清人袁枚《隨園食單》稱之為白片雞。他說:「雞功最巨,諸菜賴之,……故令羽族之首,而以他禽附之,作羽族單。」單上列雞菜數十款,用於蒸、炮、煨、鹵、糟的都有,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雞,說它有「太羹元酒之味」。如今,粵菜廚壇中,雞的菜式有200餘款之多,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,原質原味,皮爽肉滑,大筵小席皆宜,深受食家青睞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童子雞:雞肉忌與野雞、甲魚、鯉魚、鯽魚、兔肉、蝦子以及蔥蒜等一同食用;
與芝麻、菊花同食易中毒;
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;
與芥末同食會上火。
歷史文化 此菜由來已久。白切雞又名「白斬雞」。清人袁枚《隨園食單》稱之為白片雞。他說:「雞功最巨,諸菜賴之,……故令羽族之首,而以他禽附之,作羽族單。」單上列雞菜數十款,用於蒸、炮、煨、鹵、糟的都有,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雞,說它有「太羹元酒之味」。如今,粵菜廚壇中,雞的菜式有200餘款之多,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,原質原味,皮爽肉滑,大筵小席皆宜,深受食家青睞。
與芝麻、菊花同食易中毒;
不宜與李子同食會導致腹瀉;
與芥末同食會上火。
歷史文化 此菜由來已久。白切雞又名「白斬雞」。清人袁枚《隨園食單》稱之為白片雞。他說:「雞功最巨,諸菜賴之,……故令羽族之首,而以他禽附之,作羽族單。」單上列雞菜數十款,用於蒸、炮、煨、鹵、糟的都有,列以首位就是白片雞,說它有「太羹元酒之味」。如今,粵菜廚壇中,雞的菜式有200餘款之多,而最為人常食不厭的正是白切雞,原質原味,皮爽肉滑,大筵小席皆宜,深受食家青睞。
食譜營養
童子雞:仔雞的雞肉占體重的60%左右,還有更多豐富的蛋白質和磷酸,所以仔雞的肉營養價值更高。加上仔雞的肉裡彈性結締組織極少,所以容易被人體的消化器官所吸收,有增強體力、強壯身體的作用。雞肉對營養不良、畏寒怕冷、乏力疲勞、月經不調、貧血、虛弱等有很好的食療作用。祖國醫學認為,雞肉有溫中益氣、補虛填精、健脾胃、活血脈、強筋骨的功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