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白雲豬手
工藝:
醃
口味:
此品骨肉易離,皮爽肉滑,不肥不膩,酸甜可口。
類別:
氣血雙補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 通乳調理
主料:
豬蹄 1250克
輔料:
調料:
鹽40克 白醋100克 白砂糖50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用刀刮去豬蹄(豬前後蹄各1只)毛,去蹄甲,洗淨後放入沸水鍋內煮約半小時撈起;2. 再用清水沖漂約1 小時半取出,剖開切塊(每塊約重25克),再用清水洗淨;3. 另換沸水下鍋,放入豬蹄塊煮約20 分鐘後撈起,又用清水沖漂約1小時半取出;4. 再換沸水煮約20分鐘至稍軟爛撈起,冷卻待用;5. 放白醋下鍋,燒至微沸加入白糖、精鹽,溶解後盛在盆中;6. 待糖醋冷卻後將豬蹄塊放入浸泡6 小時,撈起盛碟,撒上五柳料60克便成。
工藝提示
1. 五柳料:是用瓜英、錦菜、紅姜、白酸姜、酸養頭製成;
2. 豬手要先煮後斬件,以保持形狀完整。煮後一定要衝透,並洗淨油膩;
3. 煮豬手的時間不要過長或過短,長了豬皮的原蛋白溶於水中過多,皮質不爽口,時間過短,其皮老韌。
2. 豬手要先煮後斬件,以保持形狀完整。煮後一定要衝透,並洗淨油膩;
3. 煮豬手的時間不要過長或過短,長了豬皮的原蛋白溶於水中過多,皮質不爽口,時間過短,其皮老韌。
歷史文化
1. 此菜為傳統風味,夏冬皆宜;
2. 相傳,很久以前,白雲山有一寺院和尚嗜葷,經常乘長老下山化緣的機會食肉。有一次,小和尚正於山門前偷煮豬時時,恰遇長老提早回山,他怕服戒法,便把肘子扔到寺外的溪水裡去。翌日,被一樵夫拾回家中重煮,並以糖醋伴食,當時以為,只圖一飽而已,不料竟更適口。後來,此樵夫食豬肘必定煮熟後用泉水浸泡,然後再烹,並常誇耀於人。不久,此法便傳遍廣州市肆,而成為一道名菜。其來源與廣州白雲山有關,故名。
2. 相傳,很久以前,白雲山有一寺院和尚嗜葷,經常乘長老下山化緣的機會食肉。有一次,小和尚正於山門前偷煮豬時時,恰遇長老提早回山,他怕服戒法,便把肘子扔到寺外的溪水裡去。翌日,被一樵夫拾回家中重煮,並以糖醋伴食,當時以為,只圖一飽而已,不料竟更適口。後來,此樵夫食豬肘必定煮熟後用泉水浸泡,然後再烹,並常誇耀於人。不久,此法便傳遍廣州市肆,而成為一道名菜。其來源與廣州白雲山有關,故名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豬蹄:豬蹄不可與甘草同吃,否則會引起中毒,可以用綠豆治療。
歷史文化 1. 此菜為傳統風味,夏冬皆宜;
2. 相傳,很久以前,白雲山有一寺院和尚嗜葷,經常乘長老下山化緣的機會食肉。有一次,小和尚正於山門前偷煮豬時時,恰遇長老提早回山,他怕服戒法,便把肘子扔到寺外的溪水裡去。翌日,被一樵夫拾回家中重煮,並以糖醋伴食,當時以為,只圖一飽而已,不料竟更適口。後來,此樵夫食豬肘必定煮熟後用泉水浸泡,然後再烹,並常誇耀於人。不久,此法便傳遍廣州市肆,而成為一道名菜。其來源與廣州白雲山有關,故名。
歷史文化 1. 此菜為傳統風味,夏冬皆宜;
2. 相傳,很久以前,白雲山有一寺院和尚嗜葷,經常乘長老下山化緣的機會食肉。有一次,小和尚正於山門前偷煮豬時時,恰遇長老提早回山,他怕服戒法,便把肘子扔到寺外的溪水裡去。翌日,被一樵夫拾回家中重煮,並以糖醋伴食,當時以為,只圖一飽而已,不料竟更適口。後來,此樵夫食豬肘必定煮熟後用泉水浸泡,然後再烹,並常誇耀於人。不久,此法便傳遍廣州市肆,而成為一道名菜。其來源與廣州白雲山有關,故名。
食譜營養
豬蹄:豬蹄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、脂肪和碳水化合物,可加速新陳代謝,延緩機體衰老,並且對於哺乳期婦女能起到催乳和美容的雙重作用,另外具通乳脈,滑肌膚、去寒熱、托癰疽、發瘡毒、抗老防癌之功效,特別適宜於經常四肢乏力、兩腿抽筋、麻木、消化道出血、失血休克及缺血性腦病患者食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