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鴨腿猴頭蘑
工藝:
其他
口味:
猴頭蘑清鮮軟嫩,鴨腿酥爛醇香。
類別:
東北菜 防癌抗癌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滋陰調理 營養不良調理
主料:
猴頭菇 150克 鴨 2500克
輔料:
調料:
大蔥10克 姜10克 芝麻10克 鹽15克 豬油(煉製)100克 味精3克 雞油20克 黃酒15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將猴頭蘑洗淨,控淨水分,抹刀切成片,毛朝下放在大碗中;2. 猴頭蘑內加入精鹽、味精、黃酒、蔥、姜、蒜,添雞湯,上屜蒸至酥爛;3. 出屜控淨湯汁,取出蔥姜,扣入盤中間,澆入白汁,淋上熟雞油;4. 鴨取其腿處理乾淨放入盆中,加精鹽、白糖、黃酒醃製入味;5. 勺內放入熟豬油,燒七成熱時,放入鴨腿炸至金黃色撈出;6. 將炸鴨腿放入砂鍋中,添入雞湯,加精鹽、味精燉至酥爛,取出粘上芝麻,擺在猴頭蘑四周即成。
工藝提示
1. 猴頭蘑改刀宜薄;
2. 碼碗要成猴頭形;
3. 鴨腿必須燉至酥爛;
4. 因有過油炸制鴨腿的過程,需準備熟豬油500克。
2. 碼碗要成猴頭形;
3. 鴨腿必須燉至酥爛;
4. 因有過油炸制鴨腿的過程,需準備熟豬油500克。
歷史文化
1. 猴頭蘑系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。在民間傳說中,猴頭蘑都是對生的,就是說,發現一個,必須還有一個。一般產在相對的兩個山尖之上,故有「對臉蘑」、「鴛鴦蘑」之稱;
2. 「鴨腿猴頭蘑」是黑龍江省的風味名菜,選用猴頭蘑和鴨腿為主料,採用蒸、扒、燉的烹調方法製成。
2. 「鴨腿猴頭蘑」是黑龍江省的風味名菜,選用猴頭蘑和鴨腿為主料,採用蒸、扒、燉的烹調方法製成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鴨:鴨肉忌與兔肉、楊梅、核桃、鱉、木耳、胡桃、大蒜、蕎麥同食。
歷史文化 1. 猴頭蘑系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。在民間傳說中,猴頭蘑都是對生的,就是說,發現一個,必須還有一個。一般產在相對的兩個山尖之上,故有「對臉蘑」、「鴛鴦蘑」之稱;
2. 「鴨腿猴頭蘑」是黑龍江省的風味名菜,選用猴頭蘑和鴨腿為主料,採用蒸、扒、燉的烹調方法製成。
歷史文化 1. 猴頭蘑系齒菌科植物猴頭的子實體。在民間傳說中,猴頭蘑都是對生的,就是說,發現一個,必須還有一個。一般產在相對的兩個山尖之上,故有「對臉蘑」、「鴛鴦蘑」之稱;
2. 「鴨腿猴頭蘑」是黑龍江省的風味名菜,選用猴頭蘑和鴨腿為主料,採用蒸、扒、燉的烹調方法製成。
食譜營養
猴頭菇:猴頭菇含不飽和脂肪酸,利於血液循環,能降低血膽固醇含量,具有提高肌體免疫力的功能,可延緩衰老,能抑制癌細胞中遺傳物質的合成,從而預防和治療消化道癌症和其他惡性腫瘤,對胃潰瘍、十二指腸潰瘍,胃炎等消化道疾病的療效令人矚目。中醫認為具有健胃,補虛,抗癌,益腎精之功效,主治食少便溏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神經衰弱、食道癌、胃癌、眩暈、陽痿等病症。
鴨: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,易於消化。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,能有效抵抗腳氣病,神經炎和多種炎症,還能抗衰老。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,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,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。鴨肉性寒涼,性寒,味甘,鹹,主大補虛勞。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補血行水,養胃生津,止咳自驚,消螺螄積。一般人都適合食用,尤其體熱、上火、虛弱、食少、便秘、水腫、心臟病、癌症患者和放療、化療後的病人宜食。
鴨: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,易於消化。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,能有效抵抗腳氣病,神經炎和多種炎症,還能抗衰老。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,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,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。鴨肉性寒涼,性寒,味甘,鹹,主大補虛勞。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補血行水,養胃生津,止咳自驚,消螺螄積。一般人都適合食用,尤其體熱、上火、虛弱、食少、便秘、水腫、心臟病、癌症患者和放療、化療後的病人宜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