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菜品:
芋艿清湯鴨
工藝:
蒸
口味:
口味清鮮,色澤明亮。
類別:
補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 清熱去火調理
主料:
鴨 1000克 芋頭 500克
輔料:
火腿 25克 冬筍 25克 豌豆苗 30克
調料:
姜10克 黃酒15克 鹽5克 味精1克 豬油(煉製)15克 小蔥15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生火腿、淨筍肉切成約0.2 厘米厚的片;2. 光鴨去毛根、內臟,洗淨後放入開水鍋裡焯水,排除血污後洗淨;3. 用刀把鴨背順長剖開,在脊骨處均勻地斬數刀,再敲斷腿骨,斬下鴨頭與鴨頸;4. 把鴨頸斬成約3 厘米長的段,鴨頭剖開成兩片,然後都放在鴨的腹腔內;5. 再把鴨胸朝下放進中炒鍋裡,加火腿片、筍片、蔥結、姜塊、黃酒、精鹽和清水約l00毫升,上籠用旺火蒸2 小時至酥;6. 再把鴨、火腿、筍片放入大湯碗中,鴨湯放入炒鍋中;7. 蒸鴨前將芋艿(芋頭)洗淨,放入水鍋裡煮熟,剝去皮,切成直徑約2.5 厘米的滾料塊;8. 將芋頭塊放入鴨湯鍋裡,加精鹽、味精,用旺火燒開,撇去浮沫,下豆苗汆熟,淋上熟豬油、注入盛鴨湯碗中即成。
工藝提示
先將鴨加調料蒸爛,潷出原汁燴芋頭,合二而一,口味清鮮,色澤明亮。
歷史文化
每逢中秋佳節,江南一帶都有用芋艿煮鴨的習俗。金秋送爽,芋艿見新,新鴨正肥,相得益彰。芋艿新鴨同煮,是上海民間適令湯菜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鴨:鴨肉忌與兔肉、楊梅、核桃、鱉、木耳、胡桃、大蒜、蕎麥同食。
芋頭:芋頭忌於香蕉同食,會腹脹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每逢中秋佳節,江南一帶都有用芋艿煮鴨的習俗。金秋送爽,芋艿見新,新鴨正肥,相得益彰。芋艿新鴨同煮,是上海民間適令湯菜。
芋頭:芋頭忌於香蕉同食,會腹脹。
冬筍:冬筍忌與羊肝同食。
歷史文化 每逢中秋佳節,江南一帶都有用芋艿煮鴨的習俗。金秋送爽,芋艿見新,新鴨正肥,相得益彰。芋艿新鴨同煮,是上海民間適令湯菜。
食譜營養
鴨:鴨肉中的脂肪酸熔點低,易於消化。所含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e較其他肉類多,能有效抵抗腳氣病,神經炎和多種炎症,還能抗衰老。鴨肉中含有較為豐富的煙酸,它是構成人體內兩種重要輔酶的成分之一,對心肌梗死等心臟疾病患者有保護作用。鴨肉性寒涼,性寒,味甘,鹹,主大補虛勞。滋五臟之陰,清虛勞之熱,補血行水,養胃生津,止咳自驚,消螺螄積。一般人都適合食用,尤其體熱、上火、虛弱、食少、便秘、水腫、心臟病、癌症患者和放療、化療後的病人宜食。
芋頭:芋頭中富含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、鉀、鎂、鈉、胡蘿蔔素、煙酸、維c、b族維生素、皂角甙等多種成分。所含的礦物質中,氟的含量較高,具有潔齒防齲、保護牙齒的作用。其豐富的營養價值,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,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。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、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,有輔助治療的作用。芋頭含有的黏液蛋白,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。芋艿為鹼性食品,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,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,產生美容養顏、烏黑頭髮的作用,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。芋艿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,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,同時能增進食慾,幫助消化,抗癌防癌。
芋頭:芋頭中富含蛋白質、鈣、磷、鐵、鉀、鎂、鈉、胡蘿蔔素、煙酸、維c、b族維生素、皂角甙等多種成分。所含的礦物質中,氟的含量較高,具有潔齒防齲、保護牙齒的作用。其豐富的營養價值,能增強人體的免疫功能,可作為防治癌瘤的常用藥膳主食。在癌症手術或術後放療、化療及其康復過程中,有輔助治療的作用。芋頭含有的黏液蛋白,可提高機體的抵抗力。芋艿為鹼性食品,能中和體內積存的酸性物質,調整人體的酸鹼平衡,產生美容養顏、烏黑頭髮的作用,還可用來防治胃酸過多症。芋艿含有豐富的黏液皂素及多種微量元素,可幫助機體糾正微量元素缺乏導致的生理異常,同時能增進食慾,幫助消化,抗癌防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