菜品:
家常黃魚
工藝:
紅燒
口味:
此菜色澤金紅,滷汁不膩,魚肉酥嫩,味道鮮美。
類別:
貧血調理 補虛養身調理
主料:
大黃魚 500克
輔料:
春筍 50克 豬腿肉 75克
調料:
小蔥5克 姜5克 味精2克 大蒜5克 香油15克 黃酒20克 豬油(煉製)40克 醬油15克 白砂糖5克 各適量
製作工藝
1. 黃魚刮鱗、去鰓、挖去內臟,洗淨,在魚身兩側每隔1.5 厘米刻一斜刀紋;2. 豬腿肉切片;3. 黃魚用醬油5克浸漬,使其滲入鹹味;4. 炒鍋置旺火燒熱,用油滑鍋後,下熟豬油燒至冒清煙時,放入黃魚,煎至魚身兩面呈現金黃色,倒入漏勺瀝油;5. 鍋裡留底油15克,放入蔥段、薑片、蒜片煸出香味,再放肉片、筍片煸炒,接著放入黃魚,放入黃酒、醬油10克、白糖,略燒一下;6. 再加熱水300毫升,燒開後,改用小火燒10 分鐘左右;7. 再端回旺火上,用漏勺輕輕地將黃魚撈出裝盤;8. 鍋裡留下滷汁,加入味精,淋上香油推勻,收稠湯汁,澆在魚身上即成。
工藝提示
1. 加工黃魚,不必剖腹,用筷子從口中攪出腸肚,沖洗乾淨即可烹製;
2. 煎魚時,鍋先燒熱,用油滑鍋,豬油燒至冒清煙,即八成油熱以上,則不易粘鍋。
2. 煎魚時,鍋先燒熱,用油滑鍋,豬油燒至冒清煙,即八成油熱以上,則不易粘鍋。
歷史文化
家常黃魚,按照上海普通百姓家中日常燒魚的方法烹製,故名。
食用方法
中餐|晚餐
食譜相剋
大黃魚:黃魚不能與中藥荊芥同食;吃魚前後忌喝茶;不宜與蕎麥同食。
豬腿肉:豬肉不宜與烏梅、甘草、鯽魚、蝦、鴿肉、田螺、杏仁、驢肉、羊肝、香菜、甲魚、菱角、蕎麥、鵪鶉肉、牛肉同食。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。
歷史文化 家常黃魚,按照上海普通百姓家中日常燒魚的方法烹製,故名。
豬腿肉:豬肉不宜與烏梅、甘草、鯽魚、蝦、鴿肉、田螺、杏仁、驢肉、羊肝、香菜、甲魚、菱角、蕎麥、鵪鶉肉、牛肉同食。食用豬肉後不宜大量飲茶。
歷史文化 家常黃魚,按照上海普通百姓家中日常燒魚的方法烹製,故名。
食譜營養
大黃魚:黃魚含有豐富的蛋白質、礦物質和維生素,具有健脾升胃、安神止痢、益氣填精之功效,對貧血、體質虛弱、中老年人、失眠、頭暈、食慾不振及婦女產後體虛有良好療效;黃魚含有豐富的微量元素硒,能清除人體代謝產生的自由基,能延緩衰老,防治各種癌症。
春筍:春筍味道清淡鮮嫩,營養豐富。含有充足的水分、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、磷、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,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,常食有幫助消化、防止便秘的功能。所以春筍是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澱粉、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。現代醫學證實,吃筍有滋陰、益血、化痰、消食、利便、明目等功效。
豬腿肉: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,並提供血紅素(有機鐵)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;具有補腎養血,滋陰潤燥的功效;瘦肉多的腿肉其膽固醇、脂肪含量相對較少,擔心肥胖或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適宜食用。
春筍:春筍味道清淡鮮嫩,營養豐富。含有充足的水分、豐富的植物蛋白以及鈣、磷、鐵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和微量元素,特別是纖維素含量很高,常食有幫助消化、防止便秘的功能。所以春筍是高蛋白、低脂肪、低澱粉、多粗纖維素的營養美食。現代醫學證實,吃筍有滋陰、益血、化痰、消食、利便、明目等功效。
豬腿肉:豬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,並提供血紅素(有機鐵)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,能改善缺鐵性貧血;具有補腎養血,滋陰潤燥的功效;瘦肉多的腿肉其膽固醇、脂肪含量相對較少,擔心肥胖或動脈硬化的中老年人適宜食用。